说起“子弹少女”这名头,我一开始听着还挺纳闷的,寻思着这又是啥新出的玩意儿?是不是小姑娘打打闹闹的那种?后来咂摸咂摸味儿,这“子弹”俩字儿,放我自个儿身上,倒还真有点说道说道的。
想当年,我刚出社会那会儿,整个就一闷嘴葫芦,锯都锯不开的那种。在单位里,啥事儿都自己扛,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别人说啥就是典型的“老好人”。结果?活儿是越干越多,气是越受越饱,人家看你好欺负,啥事都往你这儿堆。那会儿可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我的“硬气”实践之路
真正让我下决心改变的,是有一次项目上的事儿。本来是一个挺重要的活儿,中间出了岔子,明明是大伙儿都有点责任,七拐八拐,锅硬生生就扣我一个人头上了。领导找我谈话,同事们那眼神,我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那滋味,真不是人受的。晚上回家,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越想越憋屈,凭啥呀?就因为我平时不爱吭声?
从那天起,我就跟自己较上劲了。我琢磨着,这“子弹”,它得射出去才有威力,老搁枪膛里,那不就是块废铁嘛 我也得学着“射出去”。这过程,可真不轻松,毕竟“老好人”当惯了,想硬气起来,那层窗户纸难捅破得很。
我的实践过程,说起来也简单,就是逼着自己:
- 学着拒绝:以前别人找我帮忙,不管多不乐意,都抹不开面子。后来我开始试着说“不”,一开始磕磕巴巴,脸红脖子粗,但说了几次,发现天也没塌下来。
- 清楚表达:开会讨论,以前我都是听着,怕说错话。后来我强迫自己,有点想法就提出来,哪怕说得不也得让人知道我的看法。有几次,还真因为我的提议,避免了些麻烦。
- 守住底线:再遇到甩锅的,或者不合理的要求,我不再默不作声。我会把事实摆出来,讲清楚我的立场。刚开始还有人不适应,觉得我变了,但几次下来,他们也知道我不是好捏的软柿子了。
这个“子弹少女”的实践,对我来说,不是说要变得多有攻击性,而是学会在必要的时候,亮出自己的态度,保护好自己。就跟那子弹似的,平时好好待着,关键时刻,得能精准地打出去,解决问题。现在回过头看看,虽然过程挺折腾,但确实让我整个人都舒坦多了,工作起来也顺畅不少。说到底,人还是得活出点儿“劲儿”来,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