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今天得空,琢磨着分享点突然就想起来前阵子翻箱倒柜找出来的一款老游戏——《汤姆克兰西之鹰击长空》。这游戏当年可是让我痴迷了好一阵子,正好最近有点怀旧,就想着重新拾起来玩玩,顺便记录下这过程,给大伙儿也分享分享。
游戏重拾的念头与准备
说起来,这游戏当年刚出那会儿,我可是眼馋得不行。那会儿的电脑配置,跑这种画面精良的空战游戏,还是有点吃力的。我记得那会儿最低配置都得是啥奔腾D 3.0GHz的CPU,或者AMD的Athlon 64 X2 3800+,显卡也得256MB显存起步,还得支持啥Shader Model 3。内存,XP系统得1GB,Vista系统就要2GB了。硬盘空间也要个9GB。想想这些配置简直就是古董级别了,哈哈。
前几天收拾屋子,在一个旧硬盘里居然翻到了这游戏的安装文件,还是以前备份的。你猜怎么着,当时就手痒了,想着干脆装上回味一下。我现在的电脑配置,跑这个肯定是绰绰有余了,所以硬件方面是完全不用担心的。
安装与初步设置
第一步,找个地方安放游戏。我先是在D盘新建了个文件夹,专门用来放这些老游戏。然后就把安装文件整个儿复制了过去。
第二步,开始安装。双击了安装程序,熟悉的安装界面弹了出来。过程还挺顺利的,就是点“下一步”、“同意协议”之类的常规操作。中间会让你选安装路径,我就选了刚才新建的那个文件夹。整个安装过程大概也就十来分钟,不算慢。
第三步,装完之后的检查。安装完毕后,桌面多了个游戏图标。我先没急着点开,而是右键看了看属性,检查了一下兼容性设置。毕竟是老游戏了,有时候在新的操作系统上可能会有点小问题。不过我用的是Win10,一般对老游戏的兼容性还行,所以就先默认设置,没做啥改动。
进入游戏与实际体验
万事俱备,开始启动!我深吸一口气,双击了桌面上的《鹰击长空》图标。熟悉的育碧logo闪过,然后是游戏片头动画,一下子就把我拉回了当年玩游戏的感觉。真怀念!
进入主菜单后,我先是去选项里转了转。画面设置方面,我直接把分辨率调到了我显示器的最高分辨率,然后把各种特效都开到了最高。毕竟配置碾压嘛必须得享受一下。声音、控制这些也都检查了一下,我习惯用键盘鼠标玩,所以把鼠标灵敏度稍微调低了一点,感觉这样操控飞机能更稳当些。
正式开飞!我选了单人战役模式,从第一关开始。一开始上手,还真有点手忙脚乱的。毕竟好久没玩这种模拟飞行类的了,尤其是用键盘鼠标,一开始瞄准、做机动,都有点生疏。不过这游戏有个特点,就是辅助模式(OFF模式)和普通模式可以切换。普通模式下,飞机会有很多辅助,比较好操控。而关掉辅助之后,就能做出很多风骚的机动,难度也大增。
我先用普通模式熟悉了几分钟,找了找手感。敌机出现后,就开始了激烈的空战。导弹锁定、发射,机炮扫射,躲避来袭导弹……一套操作下来,虽然有点紧张,但更多的是兴奋。尤其是成功击落敌机的那一刻,成就感满满!
玩了几关之后,感觉就慢慢找回来了。这游戏的辅助模式(OFF模式)确实是个亮点,能做出很多电影里那种酷炫的机动动作,比如“眼镜蛇机动”啥的,虽然刚开始用很容易失速或者撞地,但熟练了之后就特别爽。画面虽然以现在的标准来看,可能细节上没那么精致了,但在当时绝对是一流的,现在玩起来也还是觉得挺不错的,尤其是天空和云层的效果,做得很有感觉。
游戏里的飞机种类也挺多的,什么F-14“雄猫”、F-22“猛禽”、苏-27“侧卫”,这些经典的战机都有。每种飞机的性能和手感也略有不同,换着开也挺有意思的。
一些小插曲和感想
在玩的过程中,也遇到点小问题。比如有一次,游戏突然就卡死了,只能任务管理器强制关闭。不过也就那么一次,后面就没再出现。估计是老游戏和新系统之间偶尔的小冲突,无伤大雅。
我还特意试了试手柄操作。翻出来一个以前买的Xbox手柄,接上电脑,游戏直接就识别了。用手柄玩,操控的线性感觉确实比键盘要好一些,尤其是在做一些精细微调的时候。不过我已经习惯键盘鼠标了,所以玩了一会儿还是换回来了。
这回重温《鹰击长空》,最大的感受就是,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是有它的道理的。它可能没有现在一些游戏那么华丽的画面,也没有那么复杂的系统,但它在核心玩法上做得非常出色,能让你沉浸其中,享受到飞行的乐趣和空战的刺激。
这回重温《汤姆克兰西之鹰击长空》的经历还是挺愉快的。从找到游戏、安装、设置到重新体验空战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怀旧和新的乐趣。虽然以现在的眼光看,画面、某些机制,可能有点跟不上时代了,但那种纯粹的飞行射击乐趣,还有当年玩游戏的那份情怀,是很难替代的。如果你也曾经喜欢过这款游戏,或者对空战题材感兴趣,又恰好有那么点时间,不妨也像我一样,找个机会体验一下,说不定也能找回当年的感觉!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下次再有啥好玩的实践,我再来跟大伙儿唠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