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人说伦纳德这家伙打球跟个机器人似的,面无表情,动作也一板一眼,稳得不行。我就寻思,这机器人劲儿,放平时做事儿上,会不会也特别好使?
有段时间,我真就学他那套。话不多说,埋头干活。 不管旁边人咋咋呼呼,也不管那项目多乱七八糟,我就盯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一下一下凿,跟机器人似的重复,力求每个环节都稳如老狗,不出岔子。那会儿我负责一块挺烦人的业务,天天就是处理那些重复又没啥技术含量的破事儿。
你还别说,刚开始感觉还行。效率确实高了点,错误也少了。周围人看我,估计也觉得我这人有点“木”,不太合群,整天板着个脸,跟伦纳德似的,心里想啥谁也不知道。我就琢磨着,他那双大手,抓球稳,我是不是也得把手头的事儿抓稳了,别让人挑出错儿来。
但这“机器人模式”,时间长了,真不是滋味。你就感觉自己真成一机器了,没感情,也没啥念想。 我们那部门,当时也是乱。领导天天画大饼,项目黄了一个又一个。有点能耐的,看情况不对,早就找下家了。伦纳德离开马刺,那马刺球迷不得恨死他?毕竟是核心,他一走,摊子就可能要散。我们那会儿也差不多,走的人多了,剩下的人活儿就更多,压力也更大。
我学伦纳德,把活儿干得再漂亮,防守再有啥用?该背的锅一口也少不了。关键是,你再怎么“稳定”,也顶不住整个摊子从根上就烂了。 有一次,一个大项目,明明是上头瞎指挥,出了问题,愣是说我们执行层面没做到位。我当时就想学伦纳德那样,关键时刻站出来接管比赛,把问题给解决了。可现实是,我连个球都摸不着,话语权一点没有。人家说啥就是
那段时间,我真是把自己逼成了个闷葫芦。伦纳德那种沉默少言的性格,人家可能是因为他爸的事儿慢慢养成的。我?我是被那破工作给逼的。每天上班如上坟,就盼着早点下班,回家把自己关起来,啥也不想。
我也是想通了。这么耗下去没意思。机器人也得充电,也得保养不是?我这纯属是自我损耗。 刚好有个机会,一个以前的老同事,跳槽到一家新公司,问我有没有兴趣。我当时想都没想,立马就溜了。
到了新地方,虽然也忙,但至少干活干得舒心。没人天天跟你玩心眼,也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破事儿。我这才慢慢找回点“人”的感觉。现在回想起来,学伦纳德那套“机器人打法”,在某些特定环境下,短期内可能有点用,能帮你扛过去。但人毕竟是人,不是机器。你不可能永远靠着“面无表情”和“稳定输出”来解决所有问题,特别是当问题不在你自身的时候。
有时候刷到伦纳德的新闻,看他又拿了多少分,抢了多少篮板,还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样子。我就想,他那套“基本功扎实”、“坚如磐石”,在篮球场上是顶级。但在我那段经历里,我再扎实,也扎不过人心的复杂和环境的操蛋。说白了,你是不是机器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待的地方,需不需要一个有血有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