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可以欣赏到独玄琴之思?这些地方不容错过。

tmyb

说起来,这独弦琴,一开始我真没太当回事儿。以前也听过,就觉得,嗨,不就一根弦的琴嘛能弹出啥复杂的调调来?心里头还有点儿不以为然。

初识与好奇

就喜欢瞎琢磨,也爱到处转悠。有一次,具体啥时候我也记不清了,好像是去广西那边溜达,在一个啥民族博物馆还是文化展演的地方,我亲眼瞅见了这独弦琴的现场演奏。当时就一个小姑娘,穿着那种黑色的,绣着花儿的京族衣裳,安安静静地坐在那儿弹。那声音一出来,我当时就愣住了。

哪里可以欣赏到独玄琴之思?这些地方不容错过。

真没想到,就那么一根孤零零的弦,通过一个小小的拨片和左手控制的一个小把手(后来才知道那是摇杆,能改变弦的张力),就能弄出那么悠扬婉转,还带着点儿忧伤和空灵的调子。那感觉,就像海风轻轻拂过沙滩,又像是渔船在薄雾里慢慢摇晃。我当时就寻思,这玩意儿不简单!

动手前的准备与瞎琢磨

回来之后,那琴声老在我脑子里绕。我就开始手痒痒了,心想我也得整一个来玩玩。可这玩意儿不像吉他那么普及,找起来还费了点劲儿。一开始我还想自己做一个,找了些木头、鱼线啥的瞎比划,结果当然是惨不忍睹,哈哈。

后来还是托朋友从广西那边给淘换了一个。拿到手之后,那叫一个兴奋,也那叫一个懵圈。这琴身长长的,一根弦绷得紧紧的,旁边有个小小的摇杆。我学着视频里的样子,右手拿个小拨片,左手扶着摇杆,试着去拨那根弦。

实践中的磕磕绊绊

刚上手那会儿,真把我给难住了。过程大概是这样的:

哪里可以欣赏到独玄琴之思?这些地方不容错过。

  • 找不着调:拨来拨去,要么没声,要么就跟弹棉花似的,贼难听。完全不知道那个音高是怎么控制的。
  • 手忙脚乱:右手要拨弦,左手要推拉那个摇杆,还得配合着耳朵听。我经常是顾了东头顾不了西头,拨响了弦,摇杆没动;摇杆动了,弦又没拨准。
  • 没耐心:练了几天,没啥进展,我就有点儿泄气。觉得这玩意儿是不是得有啥天赋才行?

那段时间,我天天抱着琴瞎捣鼓,邻居估计都快烦死我了,哈哈。有时候拨出一个稍微像点样的音,都能把我乐半天。

哪里可以欣赏到独玄琴之思?这些地方不容错过。

渐入佳境与感悟

后来慢慢琢磨,也看了一些高手的视频,请教了一些懂行的人。才发现这玩意的精髓不在手上使多大劲,而是那个小拨片和左手摇杆的配合,得有那个巧劲儿,还得用心去听那个泛音。京族老乡们把它玩得那么溜,肯定也是一代代传下来,在海边,在劳作之余慢慢摸索出来的。

我开始放慢速度,一个音一个音地去找感觉。想象着海浪的声音,想象着渔民的生活。说来也怪,心里头静下来之后,手上的感觉也慢慢来了。虽然离人家演奏家差着十万八千里,但好歹也能弹出一些简单的旋律片段了,自己听着也觉得有点儿意思了。

我发现这独弦琴,它不仅仅是个乐器那么简单。它只有一根弦,却能表达那么丰富的情感。这让我想到,很多时候,我们是不是追求了太多复杂的东西,反而忽略了那些简单纯粹的美就像那些京族的朋友,他们聚居在海边,生活也许简单,但他们的文化,他们的音乐,却那么有味道,那么动人。

我偶尔还会把独弦琴拿出来拨弄几下。虽然弹得不咋地,但每次弹的时候,心里头都挺平静的。它就像一个老朋友,用它那独特的声音,跟我聊着天,也让我思考一些平时不太会去想的事情。这独弦琴之思,大概就是这么来的,从一开始的不屑,到后来的好奇,再到实践中的挫败和坚持,是那份独特的感悟和宁静。这过程,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