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晚上今天得空,就来跟大家伙儿聊聊我自个儿琢磨《碟中谍6》这片子彩蛋的事儿。
最初的期待与“失望”
我记得那会儿电影刚上,我可是第一时间就冲去电影院了,毕竟是阿汤哥的招牌系列嘛动作戏肯定过瘾。看完正片,那叫一个爽!然后我就跟很多人一样,老老实实坐在那儿等字幕,心里琢磨着这回得藏个啥样的彩蛋?是预告下一部?还是给个搞笑片段?
结果?字幕一条条滚过去,音乐也放完了,屏幕一黑,灯一亮,保洁阿姨都准备进场了,愣是啥也没有!当时我旁边还有哥们儿也一脸懵,说:“这就完了?” 我当时心里还琢磨,这派拉蒙咋回事,学学人家漫威嘛搞个小惊喜多
峰回路转的发现
当时确实有点小失落。后来我又刷了几遍,尤其是在家下载了高清版慢慢品的时候,还真让我咂摸出点儿别的味儿来。
我发现这《碟中谍》系列,它就不爱玩片尾彩蛋那一套,这好像是他们的一贯作风了。但是,这并不代表电影里头就没东西可挖了。
我的实践过程是这样的:
- 第一遍:主要就是看剧情,享受那个紧张刺激的过程,顾不上太多细节。
- 第二遍:开始留意一些眼熟的场景、道具或者人物对话。就好琢磨这些,看完一遍不过瘾,非得翻来覆去地看。
- 专门暂停琢磨:看到一些可能有“名堂”的地方,我就暂停下来,仔细瞅瞅。比如,我特别留意了伊森·亨特和他的团队在执行任务时的一些手法和对话。
我找到的“隐藏款”彩蛋
后来我琢磨出来了,这《碟中谍6》的“彩蛋”,它不是那种明晃晃摆在片尾让你等着瞧的,而是藏在电影的骨子里的,得细品。
比如说:
- 致敬前作的桥段: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伊森他们为了从那个坏蛋手里套情报,搞了个假的医院病房和假新闻那段。我当时一看,这不就是致敬第一部里那个假装中情局总部的调调嘛手法如出一辙,看得我这个老粉是会心一笑。
- 人物关系的延续: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彩蛋,但里面很多人物关系和前几部都是紧密联系的。比如伊尔莎·福斯特这个角色,她跟伊森之间的那种复杂情感,还有班吉的插科打诨,这些都是老观众能体会到的乐趣。
- 一些小道具或习惯:我记得好像《碟中谍4》里头有个登喜路的打火机是致敬第一部的。虽然《碟中谍6》里我没特别留意到这种特别具体的道具,但阿汤哥的一些经典动作,或者团队成员之间的一些默契互动,你仔细看,都能找到前面几部的影子。
要我说,《碟中谍6》的彩蛋,它更多的是一种情怀,一种对系列作品的呼应。它不像有些电影那样,非得在给你个大大的“惊喜”,而是把这些小心思都融进故事里了。
我的结论就是:看《碟中谍6》,别傻等着片尾字幕完了。它的精彩和所谓的“彩蛋”,都在电影本身的故事和细节里头。得多看几遍,尤其是对系列比较熟的朋友,肯定能发现更多有意思的地方。我这就算是抛砖引玉,大伙儿有啥新发现,也欢迎交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