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丹尼这名儿,最近好像老能刷到,什么电竞教练,还有打球的。不过我一听这俩字儿,脑子里立马蹦出来的,是我自个儿前两年瞎折腾的一个事儿。
那会儿我闲得发慌,就想着学点啥新东西。也不是为了找工作,纯粹是手痒。我在网上瞎逛,看到有人在搞那种老旧收音机的修复,一下子就来劲了。想着自个儿也弄一个,摆在家里多有感觉。
开始瞎搞
我以为这玩意儿简单。不就是拆拆装装,换几个零件嘛我从旧货市场淘换来一台破破烂烂的收音机——我也不知道那是个啥牌子,瞅着上面歪歪扭扭印着像是“丹尼”的字样,我就索性管它叫“丹尼”了。这“丹尼”,外壳裂了好几道,旋钮也掉了一个,里面更是积满了灰,跟出土文物似的。
我兴冲冲地把“丹尼”抱回家,摊开一堆工具,螺丝刀、电烙铁、万用表,家伙事儿倒是挺全乎。拆开外壳一看,我傻眼了。里面的线路密密麻麻,跟蜘蛛网一样,好些电容电阻都老化得不成样子,有的还漏液了,一股怪味儿。图纸?那更是想都别想,这老古董上哪儿找图纸去。
过程是真折腾
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我先是拿个小刷子,小心翼翼地把里面的灰尘一点点清出来。这活儿就干了我小半天,弄得我一手黑,喷嚏打个不停。清完灰,我就开始琢磨这线路。对着网上找的那些通用电路图,一个元件一个元件地对比,猜它们是干啥的。
- 找零件:最头疼的是找替换的零件。那些老型号的电容、电阻、晶体管,现在市面上可不好找。我跑遍了我们这儿的电子市场,好说歹说,才从一个老师傅的犄角旮旯里翻出来一些差不多的。有的实在找不到,只能用参数相近的现代元件替代,心里还七上八下的,不知道行不行。
- 焊接:然后就是焊接。我那点三脚猫的焊接技术,一开始真是没法看。不是虚焊就是焊点太大,好几次差点把电路板给烫坏了。练了好几天,手上烫了好几个泡,才慢慢找到点感觉。那小小的焊点,真是考验耐心。
- 调试:最磨人的还是调试。好不容易把零件都换上了,组装起来一通电,没动静!或者就是一阵刺刺的噪音,啥也听不见。这时候就得拿着万用表,一点点地测电压、测电阻,排查问题。有时候一个小问题,能折腾我好几天。经常是晚上躺床上还在想,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错。
我记得有一次,为了找到一个接触不良的点,我把那收音机拆了装,装了拆,来来回回搞了五六遍。当时真有点想把这“丹尼”给砸了的冲动。老婆看我天天对着一堆破烂唉声叹气,都劝我别弄了,说我这是自找苦吃。
咋样了
就这么折腾了差不多小半年,那台“丹尼”收音机,居然真的被我给修好了!当我拧开开关,听到里面传来沙沙的调频声,然后是一个清晰的播音员声音时,我跟你说,那感觉,真是比中了彩票还激动。虽然音质也就那样,还带着点杂音,但那是我自个儿一点点弄出来的!
现在那台“丹尼”就摆在我书桌上,看着挺不起眼的,但每次我看到它,就想起那段瞎折腾的日子。这事儿,也没给我带来啥实际的好处,没靠它赚钱,也没学到啥能赖以生存的真本事。但就是觉得,人有时候就得有点这种瞎折腾的精神,不为别的,就为那点小小的成就感,和过程中跟自己较劲儿的那个劲儿。这“丹尼”,算是给我上了一课,有些东西,不亲手搞一搞,你永远不知道里面的门道和乐趣。
丹尼这名儿,对我来说,不只是个名字,更像是一段特别的记忆,一段跟自己较劲、还较赢了的经历。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