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在石250”
那天我正刷着小视频,百无聊赖,手指头就那么划拉着。突然就给我推了个啥“在石250”的玩意儿。点进去一看,好家伙,一堆人在那儿嘻嘻哈哈,又是喝酒又是PK的,感觉挺热闹,有点像早年间咱们村里赶集,围着看耍猴戏的那种感觉,不过人家这可洋气多了,是在手机上耍。
琢磨与准备
我就寻思,这玩意儿有啥难的?不就是对着镜头胡咧咧,或者搞点夸张的表情动作嘛咱也老大不小了,当年也是单位的文艺骨干,这种事儿还能难倒我?说干就干!
于是我就开始准备了。也没啥特别的,就把手机支架找出来,擦了擦摄像头,想着怎么也得弄个像模像样的开场白。还特意把我那件压箱底的花衬衫给翻出来了,觉得穿上这个,气氛能更“到位”一点,起码看着不那么像个老古董。我还对着镜子练了练表情,龇牙咧嘴的,感觉自己年轻了十岁,虽然我老婆说我看着像中了风。
实践过程中的磕磕绊绊
正式开干! 我把手机架点下录制按钮,深吸一口气,刚想说点脑子“嗡”一下就空了。平时跟朋友吹牛打屁一套一套的,真到了镜头前,嘴跟瓢了似的,半天憋不出一个字儿。光是“大家我是老王”这句话,我就磕巴了七八遍。
我试着学那些视频里的样子,挤眉弄眼,手舞足蹈。结果?我自己看着都尴尬,活像个不太聪明的猴子在动物园里讨食。我老婆在旁边瞅了一眼,噗嗤就笑出声了,说我这是“老年迪斯科”附体,还问我是不是想应聘搞笑新星训练营的清洁工。
后来我又琢磨,是不是得喝点酒壮壮胆,像他们视频里那样?我开了瓶啤酒,吨吨吨灌下去半瓶。好家伙,这下更完蛋,舌头更大了,话都说不利索,脸红得跟猴屁股似的。对着镜头傻乐了半天,拍出来的东西简直没法看,眼神都迷离了。我感觉自己不是在石250,而是真250。
- 第一遍尝试: 忘词,表情僵硬得像打了石膏。
- 第二遍模仿: 动作夸张,但极其不自然,跟抽筋似的。
- 第三遍喝酒后: 语无伦次,画面模糊(估计手抖了),眼神涣散。
我甚至还想找个美女搭档,学人家那种互动PK,结果被我老婆一顿数落,说我为老不尊,想干得,这条路也堵死了。
最终的领悟与记录
折腾了一下午,啥正经玩意儿也没弄出来。我就纳闷了,这看着简简单单的“在石250”们,怎么人家就能做得那么自然,那么搞笑?
后来我琢磨明白了。这玩意儿真不是谁都能干的。 看着是瞎胡闹,背后也得有活儿。要么是真有那搞笑天赋,要么就是练出来的镜头感和节奏感,还有那份豁得出去的劲儿。咱这种老胳膊老腿,平时严肃惯了,脸皮也薄,想一下子放飞自我,还真有点难度。
这实践记录下来,就是想告诉大伙儿,别看网上那些东西花里胡哨的,自己真上手去试,就知道里面的门道了。咱还是踏踏实实干点自己擅长的事儿。这“在石250”,我就当看个乐子,自己是真“250”了一回,体验过了,也算没白折腾。这花衬衫,还是老老实实收起来,等下次参加广场舞的时候再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