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showgirl包养”,哥们儿我当年也算是小小地“实践”过一阵子,此“实践”非彼“实践”,听我慢慢道来。
初识门道,一头雾水
想当年哥们儿我刚入行那会儿,大概是零几年,一脚踏进了游戏圈,那会儿正是ChinaJoy火爆的时候。每年夏天,上海那边就跟过节似的,乌泱泱全是人。展台上那些光鲜亮丽的showgirl,确实是一道风景线。然后,圈子里就开始飘些有的没的,什么“价目表”,“过夜卡”,听得我是一愣一愣的。一开始真不信,觉得哪能这么夸张,人家不就是站站台,发发传单,顶多陪玩家拍拍照嘛
好奇心起,开始“打探”
因为工作关系,接触的人也杂了,三教九流的都有。有时候跟一些所谓的“圈内人”喝酒吹牛,他们就开始大谈特谈这些“潜规则”。好奇心重,就想着,这里面到底有啥猫腻?是不是真像他们说的那么玄乎?
我就开始留心观察。比如展会期间,有些老板模样的,身边总围着几个特别扎眼的showgirl,吃饭喝酒一条龙。还有些经纪人,手里攥着一堆女孩的资料,跟选妃似的。我就尝试着跟一些看起来比较“资深”的经纪搭话,旁敲侧击地问问行情。他们一般都笑而不语,或者说些模棱两可的话,比如“看对眼就行”、“价格好商量”之类的。这水,感觉深得很。
我也试过去一些showgirl扎堆的社交平台或者小群组里潜水,看看她们都聊些大部分都是些日常,化妆品,新接的活动,偶尔也会有些抱怨,说哪个活动方抠门,哪个摄影师手脚不干净。但直接聊“包养”这种事的,明面上肯定没有。都是私下里通过经纪人或者熟人介绍。
我的“实践”:差点被“实践”
有一次,一个跟我还算熟的公会头头,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跟我说:“兄弟,看上哪个了?哥给你搭个线,保证价格公道,学生货色,水嫩得很。”他还真给我看了几张照片和所谓的“资料”,上面标着身高体重三围,还有“包天”、“包周”、“包月”的价格。我当时就给整不会了,心里直犯嘀咕,这玩意儿还真明码标价?
我当时就打了个哈哈,说:“我就是好奇问问,开开眼界,真搞这个我可没那闲钱也没那胆子。”那哥们儿还拍拍我肩膀,说:“兄弟实在人,这圈子就这么回事,玩得起就玩,玩不起看看也行。”
那时候年轻,要说一点没动过歪心思,那是假的。但哥们儿我胆小,也觉得这事儿不地道。人家小姑娘出来混口饭吃也不容易,很多还是学生,被这么明码标价,跟商品似的,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
感悟:贵圈真乱,敬而远之
所以我的“实践”记录,更多的是一种观察和打探,一种对这个灰色地带的窥探。我并没有真正去“包养”谁,也没那个资本和想法。但通过那段时间的折腾,算是把这个圈子的一些潜规则给摸了个七七八八。
说白了,就是那么回事儿。 一边是光鲜亮丽的展台,一边是私底下的交易。有需求就有市场,这话糙理不糙。很多showgirl可能一开始也只是想赚点快钱,但一步步陷进去,就身不由己了。
后来哥们儿我也换了行业,离这个圈子远了。现在回头看看,就当是年轻时的一段经历。这“showgirl包养”说到底,就是个畸形的产物。奉劝各位一句,热闹看看就别真往里掺和,水太深,容易湿鞋。踏踏实实做人,本本分分做事,比啥都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