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姆肉和羊肉一样吗?区别都在这,别再傻傻分不清!

tmyb

跟大家唠唠我最近捣鼓这个“兰姆”的事儿。就是羊肉,叫法洋气点儿。以前我对这玩意儿,有点怵,总觉得膻味儿处理不一家老小都不爱吃。

起因是啥?

主要还是前阵子天冷,就寻思着得弄点热乎的、滋补的。老婆孩子也念叨着想换换口味,别老是猪肉鸡肉的。我寻思着,羊肉这东西,冬天吃最合适不过了,暖身子。网上查了查,都说羊肉营养脂肪也比猪肉少点,听着挺健康的。

兰姆肉和羊肉一样吗?区别都在这,别再傻傻分不清!

我的实践过程可就曲折了:

我没啥经验,就去超市买了那种切好的羊肉块,想着回来炖汤。结果?可能是我料酒姜片放少了,也可能是我买的羊肉部位不对,炖出来那个膻味,隔着老远都能闻到。勉强喝了几口,剩下的基本就倒了,心里那个不是滋味,浪费粮食还打击我积极性。

不死心,继续尝试!

后来我又琢磨,是不是烤着吃能好点?看人家视频里烤羊排,滋滋冒油,看着就香。于是我又去买了几块羊排。这回我学聪明了点,提前用洋葱、姜片、料酒、盐、孜然粉腌制了好几个小时。想着这回总能行了?

放进烤箱,调好温度时间。过了一会儿,香味是出来了,但等烤好拿出来一看,有几块边缘有点焦,里面的肉,又感觉没那么入味,而且还是有点那股子若有若无的羊膻气。孩子们吃了几口就放下了,说还是有点腻,有点柴。

痛定思痛,我开始认真研究了:

兰姆肉和羊肉一样吗?区别都在这,别再傻傻分不清!

我发现,这羊肉的部位太重要了!还有就是处理方法。我开始在网上看各种教程,也问了问菜市场卖羊肉的老板。老板跟我说,你要是怕膻,就买小羔羊的,膻味轻。炖的话,最好是羊腩或者羊蝎子,带骨头的香。烤的话,羊腿或者羊排都行,但腌制和火候是关键。

他还教我一招,就是羊肉买回来,先用冷水泡,多泡一会儿,中间换几次水,能把血水泡出去不少,膻味也能减轻。还有就是香料,不能瞎放,有些香料放多了反而压不住膻味,还串味儿。

最终的突破与成果:

这回我特地挑了一块小羔羊的羊腿,看着就新鲜。拿回家,我按照老板说的,先用冷水加少许白醋,泡了足足两个小时,中间换了三次水。捞出来之后,用厨房纸把水分吸干。

然后是腌制。我这回没用太多复杂的调料,就用了盐、现磨的黑胡椒碎、孜然粉、一点点辣椒粉(提味但不能太辣,孩子吃不了),关键是加了迷迭香和蒜末,这两样去膻提香效果特别我还切了点洋葱丝一起腌。把这些调料均匀地抹在羊腿上,给它好好“按摩”了一番,然后用保鲜膜包放冰箱冷藏腌制了一晚上,差不多十几个小时。

第二天拿出来烤。烤箱提前预热到200度。我在烤盘底下铺了些土豆块和胡萝卜块,想着能吸油,还能当配菜。羊腿放在烤架上,底下接烤盘。先高温烤了20分钟,让表面快速上色锁住水分。然后温度调到180度,慢慢烤。中间我还翻了两次面,刷了点蜂蜜和橄榄油的混合液,这样烤出来颜色亮,皮也脆。

兰姆肉和羊肉一样吗?区别都在这,别再傻傻分不清!

大概又烤了一个小时左右,具体时间得看羊腿大小。我用温度计插到最厚的地方,达到我想要的熟度就行了。拿出来的时候,那香味儿,啧啧,整个厨房都是。静置了大概十分钟,让肉汁回流一下,再切开。

结果是啥样?

外皮焦香酥脆,里面的肉粉嫩多汁,一点膻味都没有!只有羊肉特有的鲜香和香料的复合香味。孩子们抢着吃,连铺在底下的土豆胡萝卜都特别香,因为吸收了羊油的精华。老婆也直夸我,说这回的兰姆做得太成功了!

我的心得体会:

  • 选材是基础:尽量选新鲜的小羔羊,部位也要适合烹饪方式。
  • 兰姆肉和羊肉一样吗?区别都在这,别再傻傻分不清!

  • 预处理不能少:冷水浸泡去血水,真的很有用。
  • 腌制要入味:香料搭配得当,腌制时间要够。迷迭香、大蒜对付羊肉膻味效果拔群。
  • 火候是关键:烤羊肉的话,先高温锁水,再降温慢烤,能保证外酥里嫩。

这回做兰姆的经历,真是让我体会到,做饭这事儿,就跟搞科研似的,得不断尝试,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虽然前面失败了几次,但成功那一刻,那成就感,别提多美了!以后我家餐桌上,这道烤兰姆算是能常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