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收拾工作室的时候,翻出来吃灰半年的bogdan效果器,突然想起来之前好几个粉丝私信问我这玩意儿到底值不值得买。干脆翻出压箱底的三台机器——A2老款、S1塑料版和那个新出的Pro金属壳版本,插电干它一天!
翻箱倒柜找齐设备
先把落灰的吉他线从抽屉底层扯出来,线头都打结了,蹲地上解了五分钟。三台bogdan排排放茶几上,插头不够用还去卧室拔了台灯插线。A2开机键按下去“咔哒”声特别响,S1的电源灯跟蚊子似的忽明忽暗,Pro倒是“嘀”一声挺干脆。拿着拨片随便刷了个和弦,哎我去,A2出来的声音直接把我家猫吓炸毛了——低频嗡嗡的跟冰箱压缩机共振似的。
客厅变测试现场
拖了把折叠椅坐音箱正对面,手机架在茶几上录干声。先试最便宜的S1:拧开过载旋钮才转到三分之一,背景就有“滋滋”电流声,像小时候收音机没调准频道。切到清音档弹了段流行歌前奏,音色薄得跟纸片一样,琴弦震动感全吃掉了。不过推弦倒是挺轻松,手指没使多大劲儿就上去了,这点对新手确实友
换上金属壳Pro直接拧最大增益,整个人差点从椅子上弹起来!低频跟打桩机似的“咚咚”撞胸口,高音却剌耳朵。即兴弹了段金属riff,发现这玩意儿特别挑拨片角度,手腕稍歪点就爆音。但有个意外发现——它自带混响居然能调出老式磁带机的沙沙声,录demo时候瞎调参数反而有惊喜。
老将A2差点翻车
测试退役的A2,刚弹五分钟就闻见股焦糊味,吓得我直接拔电源。拆开后盖一看,好家伙,有颗电容鼓成小馒头了。翻工具箱找出当年修耳放的烙铁,折腾半小时换电容搞得满手松香味。重新开机后中频突然变得特别润,弹布鲁兹揉弦时有种蜂蜜包裹琴弦的感觉。可调频段的旋钮手感稀烂,拧的时候像踩在碎石子路上“咯噔咯噔”的。
三台机子摊牌时刻
扒拉出笔记本记了满满两页鬼画符,列个实在点的对比:
- S1塑料款:电流声比效果声大,清音像隔墙听人唱歌,但推弦不费手,吃泡面价格
- Pro金属版:低音能撞出内伤,爆音问题严重,混响彩蛋值半颗星
- 老A2:中频甜过初恋,旋钮卡得像生锈门轴,搞不好要自己换电容
收拾线材时突然发现个邪门事儿:Pro接在A2后面当推子,用清音档弹朋克居然出来类似摩托引擎的轰鸣声!这组合官方说明书可没写。马上掏出手机拍视频,结果猫跳茶几上一爪子踹翻了S1——得,塑料外壳直接裂成两半,这下彻底不用纠结留哪台了。
看着茶几上的尸体叹口气:贵的容易出怪声,便宜的随时会散架,老货得自带修理工技能。早知道把买Pro那两千块换成三十碗牛肉面,至少吃得肚子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