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刷手机看到《钢铁侠3》评分吵翻天了,顺手就把电脑掏出来打算亲自扒拉扒拉数据。先把豆瓣、猫眼、时光网这仨平台的评分页全开在浏览器标签栏里,标签多到差点把地址栏挤爆。
查分过程差点把我整吐
右手握鼠标挨个点开评分区,左手抓笔在本子上鬼画符。豆瓣给的是7.7,鼠标滚轮往下滑拉了三屏才看完短评;切到猫眼看见明晃晃的8.9直接愣住,确认了三遍没进错页面;时光网倒是老实给了7.2,底下网友互喷的楼层都盖到两千多层了。
翻墙查烂番茄时手滑点错按钮,新鲜度68%下面突然弹出个金玉米图标,显示院线观众打了84分。这时候才发现桌角薯片袋都被我捏爆了,碎渣全撒在键盘缝里。
查着查着发现个怪事
把2013年的评分记录和现在的放一起对比,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 当年豆瓣开画才6.9分,现在居然涨了0.8
- IMDb十年间从7.3偷偷爬到7.5
- 猫眼分数倒是稳如泰山,8.9挂得像铁招牌
截完图准备关网页时,右下角突然弹出个陈年论坛链接。点进去看见2013年五月某影迷发的帖子,标题血红大字写着"托尼·斯塔克被削弱成狗!",底下三百多条跟帖全在骂战甲自爆桥段。
数据堆明白的事儿
把十年间所有平台分数变化折线图拼在一起,突然看出门道:
- 上映头俩月评分跌得比托尼的战甲还碎
- 2015年《复联2》上映时莫名回血0.3分
- 疫情期间评分突然坐火箭往上窜
瘫在椅子上啃薯片渣这破片子评分就像战甲零件,时间越久反倒越值钱。新观众当爆米花片看得哈哈笑,老粉纠结十年还在骂满大人诈骗。查完二十多个平台数据只想说,下次再干这活儿得买十包薯片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