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刷手机看帖子,底下有个网友留言说:“张辛亮这事儿水太深了。”我手一滑就给划过去了,结果躺床上越想越不对劲,这人谁?名字听着有点耳熟,但又想不起来具体干啥的。憋了几天实在难受,干脆翻出笔记本决定:查!
第一步:瞎找,结果撞墙了
我先冲去各大网站搜他名字。好家伙,直接给我弹出一堆同名的!有卖保险的,有中学优秀教师,还有个搞水产养殖的...哪个是我要找的?一点靠谱资料都没有,信息碎得跟饺子馅似的。
真急眼了,我干脆搞了个笨办法:- 跑了几家市中心的旧书店,专门翻八九十年代的旧报纸合订本,灰尘呛得直咳嗽。
- 托在县里做文职的老同学打听,看看地方志或者内部档案里有没有这个名字。
- 混进了一个本地退休老干部的象棋角,跟几个大爷套近乎递烟。
第二步:线索自己蹦出来了
本来都不抱希望了,结果在翻一摞发黄的地方小报时,指尖突然滑到一张模糊的插图。照片里几个人围着旧厂房,旁边小字写着“技术员张工调试设备(右二)”。那个模糊的侧脸轮廓…我感觉有点对味儿了!赶紧把这张破报纸揣怀里带回家,用手机使劲放大看,边缘都糊成马赛克了。
更绝的是,象棋角有个姓陈的大爷,看我天天揣着报纸发愣,突然拍桌子喊了一声:“辛亮?老张家的三小子嘛以前搁农机厂修柴油机的!” 我差点把保温杯给摔了。
第三步:拼图越拼越离谱
顺着这条线往下扒,我把农机厂的老地址、改制前的领导名单全翻出来,甚至找到当年管仓库的退休大姨夫。材料堆了一桌子,结果拼出来的根本不是我想的“大人物”:
- 这人根本不是什么神秘大佬,就是厂里的技术骨干,手特别巧,车铣刨磨钳工全能。
- 厂子快倒闭那会儿,他带着几个徒弟硬是改装旧设备接零活,愣是撑了两年。
- 后来厂子还是黄了,据说去了南边私人工厂,再往后…线索断了。
- 唯一特殊的是:改制前有人想偷运厂里重要模具,他抡着大扳手把车门都砸瘪了。
我对着满桌破纸片发呆。网上那些“水太深”的传闻,跟他这辈子的轨迹八竿子打不着!这误会闹得可太大了。那些说他有背景的帖子,我怀疑是把他跟某个市里同名同姓的退休领导搞混了。更荒诞的是,有几个自媒体写的“商业传奇”,内容直接复制粘贴了另一个张老板的发家史,就换了个名字。
写完这些破案笔记往桌上一扔,我自己都气笑了。折腾半天就扒出个被时代埋了的老技工。什么水深?纯粹是信息搅浑了水,再被人捞出来添油加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