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想聊格里芬底薪加盟凯尔特人值不值这码事儿。那天刷手机刷到这个新闻,标题贼大个,说格里芬跟凯尔特人签了份底薪合同,我心里嘀咕:“这伙计都老大不小了,还值得吗?” 我这人平时就爱琢磨体育这些弯弯绕,一看就来劲,决定上手自个儿分析一遍。
起先,我摸出笔记本开始捣鼓。我先查格里芬的个人情况。开手机点开体育App,扒拉他这两年的数据:篮板、得分,结果发现他膝盖老伤一堆,上赛季打一半就躺下了。我心里咯噔一下:“这身体还能撑住?” 跟着找训练视频看,看半天只看出他跳不动了,心里更没底,觉得这钱花出去怕是白扔了。
第一方面分析:格里芬的身体状况扛不扛得住?
分析完数据,我赶紧跑篮球场试水。叫上小区几个哥们儿打半场,假装自个儿是格里芬那个角色。开场我还猛冲,学着格里芬的扣篮动作往上蹦——结果没蹦几下,大腿就抽筋了,疼得蹲地喘粗气。这让我记起个事儿:去年我公司有个老同事,也是身板不行还硬扛活儿,结果住院俩月,活计全耽误了。我心里犯嘀咕:“格里芬这把年纪还拼底薪,别是合同签了人却趴窝,整得凯尔特人白折腾一场?” 后来上网看球迷评论,满屏都在吐槽他“玻璃人”,越发觉得这头号担忧挺靠谱。
第二方面分析:球队战术缺不缺他这块料?
身体这块儿搞完,我又转脑子琢磨凯尔特人需要翻推特找凯尔特人的比赛录像,来回看他们新赛季打法。明显发现那内线老被对手打穿,篮板抢得稀碎。我突然冒点子:“格里芬要是能顶上去护筐,不就成了救星?” 马上拉老婆当助手,她站那儿举着扫帚当篮筐,我来扮格里芬抢篮板——试了几回软绵绵,根本没劲儿顶,反倒自己摔跟头。这让我想起上月去菜市场买菜,东西拿少点还行,拎多了全掉地上,老婆骂我废物。回位子上我算笔账:格里芬虽说能力下滑,但打替补好歹凑合,底薪才几个钱?万一上场撑个十分钟,兴许能堵上窟窿。朋友圈晒这想法,被喷得狗血淋头,说“凯尔特人又不缺钱,雇他是瞎折腾”,但我硬是觉得值当。
拍板格里芬加盟算小赌一把,肯定值!分析完那天晚上,跟哥们儿撸串吹牛皮,提到这事儿他们都嗤之以鼻。可我没管,直接发网上分享——隔天醒来私信爆满,骂我“脑子进水”的堆成山。回头想想,这不正说明我分析到家了么?体育这事儿,光算账没用,真上手试试才透亮,现在我能拍胸脯说:格里芬来凯尔特人,这波不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