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短视频,看到一个案子解说,up主总提“蛛丝马迹”,我就琢磨,这词儿天天听,但里面那个“马”到底指该不是真马,那也太离谱了。干脆自己查查,省得下次被人问懵了。
我先摸出手机,点开浏览器,一搜“蛛丝马迹的起源”。蹦出满屏解释,但说法乱七八糟,有说马是马蹄印的,有说是一种昆虫的。我心想这也太不靠谱,得找个权威点的。我就点开几个正规字典网站,翻来覆去比较。
越查越糊涂,我就跑到书房,扒拉出一本老词典。那是老妈当年给我的,纸都发黄了。我蹲地上,一页页翻,找到成语解释那块儿。还真有!书上说,“蛛丝”指蜘蛛的丝,“马”在这儿不是大马,而是一种叫“灶马”的小虫子,专门在厨房角落爬。
- 灶马就是那种黑乎乎的,爱钻灶台缝的虫子
- 古人用它来比喻细微的痕迹,跟蜘蛛丝一样不明显
- 时间久了,大家都瞎猜,以为马是指真正的马
我不放心,又跑去微信群里问人。正好有个搞中文研究的哥们在线,他直接甩我一堆古籍截图。我仔细一看,确实,古书里“马”有指小虫的用法。这哥们还笑话我:“老兄,这常识冷门得掉渣,你们年轻人谁在乎!”
折腾一上午,终于搞明白了。我合上词典,泡了杯茶,心里美滋滋。这趟实践没白费,下次吹牛时,我能拍胸脯说,蛛丝马迹里的马最初就是指灶马这个小破虫子,跟真马八竿子打不着。日常小词背后藏的门道,还真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