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折腾了个挺有意思的活儿,叫啥,琢磨半天叫它“魅力少女”。说白了就是瞎琢磨着怎么让个小娃娃公仔大变身。
一、憋出个想法
起因特别简单。昨儿收拾杂物堆,从犄角旮旯里翻出来个旧娃娃,脑袋圆溜溜的,身子软趴趴的,眼珠子挺大但没神,就一标准“路人脸”。看着它就琢磨,能不能让它稍微支棱点?看着顺眼点?脑子里就这么蹦出“魅力少女”几个字。
二、翻箱倒柜找家伙事儿
想法有了就得动手,第一步就是满屋子搜刮材料。 主要扒拉了这些东西:
- 那个灰头土脸的旧娃娃(主角);
- 老婆缝十字绣剩下的一堆碎布头,五颜六色的;
- 孩子以前手工课用剩的毛线球(红的粉的都有);
- 闺女小发夹上拆下来的几颗彩色小珠子;
- 还有剪刀、胶水(普通手工白胶)、几根针线。
三、动手开始“改造”
先拿脑袋开刀。 这娃娃最难看的就是光秃秃的脑门儿。我剪了团粉色的毛线,比划着长度,剪成一小撮一小撮的。然后用胶水一点点往它脑壳上粘。好家伙,这事儿贼考验耐心!胶水抹多了往下淌,抹少了粘不住。粘了几撮就发现不对劲,看着跟贴了块膏药似的,贼丑。没辙,用细点的针穿了同色的线,把这些毛线在根部轻轻缝了几针固定。
轮到脸了。 原来的眼珠子虽然大但是死板。正好那些小珠子派上用场了。我挑了两颗亮晶晶的蓝色小珠子,用白胶小心翼翼地粘在原来的眼睛上,稍微偏中心一点。诶就这点小改动,那眼神立刻灵动了不少,不像以前那么呆了。
衣服是重头戏。 我挑了块带细闪的淡紫色碎布头,摊开比划了下大小,按娃娃身子的大小剪了前后两片。缝的时候就抓瞎了,好久没摸过针线,手生的很。不是针脚歪歪扭扭,就是缝着缝着两块布对不齐了。剪了两次线头重新缝,折腾得够呛。勉强弄成了个最简单的套头小背心模样。领口边缘用剪刀剪了点小花边,想显得俏皮点。光穿背心有点单调,又剪了根细细的银色丝带,在娃娃腰上绕一圈,背后打了个小小的蝴蝶结。
四、收尾和“翻车”现场
差点忘了脚。 找了两块橘粉色的厚布头,想着给娃娃弄俩小靴子。剪是剪好了,但粘上去的时候手一抖,一只鞋的边角给剪坏了点,粘上去有点歪,看着有点“瘸”。胶水还有点溢出来,蹭到了旁边的布上。
检查一圈,总觉得少了点一琢磨,缺配饰!又翻出一小段暗红色细带子,剪下来一小段,用胶水粘在脖子位置,假装是个小丝巾,总算有点“点睛”的味道了。
五、结果和一点心得
折腾了俩钟头,总算搞定了。 把成品摆在桌上看:粉毛是有了,但刘海有点参差不齐;眼睛加了珠光确实亮了不少,神采出来了;小背心颜色还行,就是缝线看着挺粗糙,好在外面有腰带挡一挡;那个歪了的“靴子”和沾上的胶水痕迹依旧刺眼;小丝巾倒是增添了点俏皮感。
跟预想的“魅力少女”差挺远,土味还是浓了点,远看还凑合,近看全是“手工痕迹”。不过我自己是越看越乐,虽然粗糙,但毕竟是亲手一点点鼓捣出来的,感觉就是不一样!尤其是朋友过来瞅了一眼就笑了,调侃说“你这娃娃精神气儿是足了,就是看着有点‘倔’”,哈哈,也算值了!下次再整,估计得练练针线活儿,还有这胶水,真得悠着点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