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伙唠唠我咋把那些文绉绉的词儿扔进垃圾桶,换成咱老百姓嘴里热乎的“包租婆”“土豪”之类的大白话。这事儿,折腾了小半月,过程挺乐呵,也踩了不少坑。
开头就碰一鼻子灰
我不是弄了个线上小课堂嘛专门讲普通人咋打理手里那点闲钱买房子收租。头两期讲稿写得那叫一个正经,满篇“不动产管理”“被动收入优化”,自己念着都打瞌睡。发出去一看,播放量惨得跟菜市场收摊时的烂菜叶似的,评论就两条,一条问“主播你舌头捋直没?”,另一条更绝:“说人话行不?”
当时我就拍大腿了——这不白整吗!坐书房里憋出来的词儿,离菜市场大妈打麻将聊的买房经差着十万八千里。立马把写好的第三期稿子全删了,揣上小本本出门蹲点。
- 蹲房产中介门口听阿姨们唠嗑:“张姐你那套老破小租出去?哎哟当上包租婆美滋滋呀!”
- 混进小区业主群看消息:有人吼“车位转租,秒变土豪的来!”底下刷一排表情包。
- 连楼下烧烤摊老板都拍着啤酒肚吹牛:“等老子收租收到手软,天天龙虾配茅台!”
硬着头皮换词儿
回来对着电脑吭哧半天,敲“资产配置方案”时手都在抖,心一横改成“包租婆省钱妙招”。写“租金收益测算”时感觉太羞耻,涂掉换成“算算当土豪要买几套房”。最绝的是把“财务自由时间规划表”直接改成“啥时候能躺着收租?” 改完自己读一遍,脚趾头抠出三室一厅。
发出去那天跟等考试成绩似的。结果你猜咋着?评论区炸了!
- “包租婆这词儿戳我心窝子了哈哈!”
- “课代表总结下:想当土豪就得多买房!”
- 连之前吐槽的大姐都留言:“早这么说不完了,装啥文化人儿!”
数据疯涨得手机通知叮叮当当响,活像过年收红包。私信里还有人问:“姐,当包租婆真能顿顿加鸡腿不?”给我乐得差点从椅子上翻下去。
血泪教训总结
现在写稿子跟脱胎换骨似的:
- “房产税” 滚蛋,换成“官府抽成”
- “空置率” 太装,直接说“房子租不出去干瞪眼”
- 讲投资风险就调侃“小心土豪梦变韭菜命”
昨天直播更离谱,我说“这套房月供比麻辣烫自由还便宜”,弹幕瞬间被“哈哈哈”和“馋了”刷爆。下播前有个大哥连刷十个火箭,留言就一句:“就爱听包租婆吹牛!”
您猜怎么着?我刚美滋滋数完打赏,手机突然蹦出条前领导微信:“在吗?公司新项目需要您的专业表述能力...” 瞅了眼他头像那油光锃亮的脑门儿,我啪地把手机扣桌上。专业?专业能让老百姓听懂吗! 当初就是嫌我写的报告“不接地气”把我优化了,现在倒想起我来了?反手一个拉黑,顺手把新写的《包租婆防坑指南》点了发送。去他的西装革履,老娘现在可是要当全网最野包租婆博主的人!
结尾真心话: 别端着,端着没人看。蹲厕所刷手机的老铁们,谁耐烦听你扯高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