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翻手机相册时候突然蒙圈了——满屏照片文件名后缀全是.jpg,这玩意儿到底啥意思?搞不懂心里就跟猫抓似的,干脆抄起电脑查它个底朝天。
第一步:开浏览器直接莽
键盘哐哐敲进搜索框:“照片 jpg是啥”,回车一按差点被弹出来的结果淹死。划拉半天才从犄角旮旯里扒拉到人话:JPEG是照相专家组的英文缩写,但普通老百姓谁记这洋名儿!说白了就是专门压照片的格式,好比把棉花塞进罐子里。
第二步:当场验货
光看解释哪够劲儿?我反手从手机拽了张风景照丢电脑上。右键一点“属性”,好家伙!原图3.2MB。打开画图软件重新保存时留了个心眼:
- 选JPG格式存完——直接缩水成800KB
- 换成PNG再存——竟然膨胀到5MB!
第三步:手欠作大死
不死心又试邪招:把.jpg手动改成.txt。结果照片秒变乱码文档,双击直接报错。再改成.png假装变身,这回更绝——图片查看器直接装不认识!赶紧改回jpg才救活。手机上传图更离谱:有次把“吃饭.jpg”尾巴删了,发群里变成空白文件,被朋友嘲笑了整整三天。
整明白了
折腾一上午总算摸清门道:
- JPG就是牺牲点细节换小体积,发朋友圈传微信都靠它
- 不能存透明背景(试过给logo去底存JPG,透明部分全变灰底)
- 每改一次就糊一点(同一图反复保存十次,边缘都出现马赛克了)
现在手机相机设置里还躺着“.HEIC”这种新格式,查完头更大了...不过今天先记到这儿,改天再折腾。总之记住拍日常照用JPG准没错,毕竟谁也不想发张图等半分钟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