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最近瞎折腾的一个事儿,就是琢磨那个叫《末世之功德无量》的玩意儿。
说起来也简单,就是前阵子偶然看到这么个说法,讲的是在那种乱七八糟、人活得跟狗似的环境里,有个啥“功德系统”,做好事、打“怪”(就理解成克服困难或者干掉坏东西)能攒积分、能升级。听着挺玄乎,但我就琢磨,这事儿放咱平时日子里,能不能搞搞试试?
我就真动手了。没啥高科技,就找了个破本子,一支笔,这就是我的“功德记录仪”了。
定规矩,开始干
第一步,得先给自己“设定”一下。咱这肯定没末世没丧尸,那“功德”是“坏东西”又是我就琢磨着:
- “功德”:就是那些平时可能懒得做,但做了对自己、对别人都有点好处的事。比如,顺手帮同事个小忙,给家里人做顿饭,或者坚持看几页书,锻炼个半小时啥的。
- “坏东西”/“丧尸”:就是自己的惰性、拖延症,或者是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没事就刷手机、瞎抱怨、背后说人闲话啥的。
规矩定了,就开始记。每天晚上睡觉前,我就拿出我的小本子,一笔一划地写下来。今天干了啥“好事”,给自己加几分;干了啥“坏事”或者犯懒了,就扣几分。这分数没啥具体标准,全凭感觉,但关键是要记。
过程中的瞎琢磨
刚开始几天,那叫一个新鲜。每天都想着“刷分”,干啥事之前都先掂量一下,“这算不算功德?”“做了能加多少分?” 确实,有那么点用,逼着自己动弹了不少。
比如说,有天下班累得要死,就想瘫沙发上。突然想起我这“功德系统”,得,起来把昨天堆的碗给洗了。洗完了,在本子上给自己记了一笔“功德+1”。虽然累,但心里头好像确实舒服了那么一点点。
但时间长了,问题也来了。有时候,真就是累,或者心情不啥也不想干。看着本子上那个“功德记录”,心里就有点烦。感觉像给自己套了个枷锁。这不就是那个书里说的“考验人性”嘛虽然没那么严重,但确实得跟自己较劲。
我还发现,有时候为了“刷分”,做事的目的就不纯粹了。帮别人忙的时候,心里头想的是“又能加分了”,而不是真心实意想帮。这感觉不太对劲。
我就开始调整。不再那么看重分数了,就把它当个日记使。记录自己做了感觉怎么样。不再强求自己必须天天“积德”,但求每天能反思一下。今天是不是比昨天稍微好了那么一点点?哪怕只是少刷了十分钟手机,也算是个小进步。
咋样了?
这“实践”搞了大概个把月,你说有啥翻天覆地的变化?那肯定是吹牛。我还是那个我,没变成啥圣人,也没“升级”。
但是,确实有点收获。最大的收获就是,我对自己每天干了更清楚了。以前浑浑噩噩一天就过去了,现在好歹能留下点痕迹。而且确实在一些小事上,变得比以前勤快了点儿,也更能意识到自己啥时候在犯懒、在拖延。
那个“功德系统”虽然是假的,是自己跟自己玩的游戏,但它像个镜子,照出了我平时是咋活的。也让我明白,所谓的“功德无量”,可能不是说你真能攒多少分,换多少东西,而是在坚持做那些“对”的事情的过程中,自己心里头的那份踏实和安宁。就这点来说,这回瞎折腾,还挺值的。
行了,今天就唠这么多。就是分享下我这不着调的实践,大家听个乐呵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