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个“猛秦”,可不是说我真去了趟秦朝,也不是搞了个啥历史研究项目。这名儿,是我自个儿给一段特殊时期的读书计划起的,主要是那阵子,我跟打了鸡血似的,一头扎进了那些讲秦汉历史、争霸天下的小说堆里。
就是单纯的书荒,你们懂的,翻来覆去没啥新书看,心里空落落的。我就上网瞎转悠,看大伙儿都在推荐结果好家伙,一堆人都在喊什么“爽文天花板”,点名了好几本,像那个《秦吏》,还有些写得特别生猛的,什么《神墓》讲太古战争流的,《史上第一混乱》这种脑洞大的,虽然不全是秦朝,但那股子“猛”劲儿,一下子就把我给勾住了。我看那些推荐语,什么“口碑炸裂”、“看完直呼过瘾”,说得我心痒痒的。
我就琢磨着,干脆给自己整个“猛秦”阅读挑战。弄了个单子,把那些看起来特“猛”、特“燃”的书都给列上去了。当时的想法特简单,就是想看看这些书到底有多大劲儿,能不能让我找回点激情。单子一拉出来,嗬,十几本起步,每本都跟块大砖头似的,光看着就觉得压力山大。
刚开始那几天,热情高涨,真跟打了鸡血一样。白天在公司累得跟狗似的,晚上回家,草草扒拉几口饭,就一头栽进书里。什么“金戈铁马”、“快意恩仇”,看得我热血沸腾,好像自己也成了书里那个杀伐果断的主角。那会儿,我媳妇都说我魔怔了,半夜不睡觉,捧着个手机在那儿傻笑或者皱眉头。
但是,这股猛劲儿没持续太久。读着读着,问题就来了。有些书,开头是挺吸引人,但越往后越觉得套路,主角光环亮得晃眼,反派跟纸糊的一样,看着就有点腻歪。还有些,作者可能想写得深沉点,结果整得特别绕,人名、地名、官职名,看得我是一个头两个大,感觉脑子都不够用了。有那么一两个星期,我进度慢得跟蜗牛爬似的,书堆在那儿,我瞅着都烦,差点就想把这“猛秦”计划给废了。
后来咋办?我想着咱这又不是考试,干嘛非得跟自己过不去。索性就不按那个单子一板一眼地来了。这本读着费劲,或者感觉不对味儿,我就先放放,换一本轻松点的,或者换个类型的调剂一下。有些书,实在啃不动,我就跳着看,了解个大概剧情得了。我还学了个笨办法,拿个小本本,遇到复杂的人物关系或者记不住的设定,随手画个图,写几笔,跟以前上学做笔记似的,也挺有乐子。
你还别说,我这瞎折腾的“猛秦”计划,歪打正着,还真在我身上起了点别的作用。那段时间,我工作上正好遇到个挺棘手的项目,天天开会扯皮,进展缓慢,搞得我焦头烂额,人都快蔫了。压力大的时候,看啥都不顺眼。
结果晚上回家,一头扎进那些“猛秦”故事里,看着书里那些人物,不管遇到多大困难,都是一股子不服输的猛劲儿,要么运筹帷幄,要么一力降十会,虽然知道是小说瞎编的,但那股劲儿,确实能感染人。特别是看到主角们快刀斩乱麻解决问题的时候,我心里也跟着痛快。潜移默化地,我发现自己处理工作上的破事儿时,好像也多了点韧劲儿和“狠劲儿”。
后来那个项目嘛虽然过程也挺一言难尽的,各种狗血事情没少出,但我硬是咬着牙,学着书里那股子“猛”劲儿,带着团队一点点给啃下来了。结果还算不错,没掉链子,老板还挺满意。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这“猛秦”计划,不光是打发了时间,还真让我在现实里也“猛”了一小把。
所以说,这“猛秦”计划,一开始就是个心血来潮的玩意儿,没想到还咂摸出点不一样的滋味。书单上的书还没看完,不过我也不急了,就当个长期爱好了,有空就翻翻。有时候,生活里搞点这种看似没啥用的“实践”,还真能带来点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