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这个“冶平”的事儿。这名儿听着可能有点怪,不是啥名山大川,也不是啥高科技玩意儿。这是我最近自个儿琢磨并实践的一个小小的生活改善项目,或者说是一种心态调整的过程,我给它起了这么个名儿,感觉挺形象的。
起因:那片“不平”之地
事情得从我家附近那块小空地说起。原本规划的是个小绿地,结果长时间没人管,就渐渐成了半个杂物堆放处和野草的天堂。各种建筑垃圾边角料、被丢弃的破烂家具,还有疯长的差不多半人高的杂草,看着就让人心里“不平”。每次路过都觉得挺可惜的,那么好一块地方,就这么荒着,还影响观瞻。
我就琢磨着,这“冶”,有点像冶炼,去芜存菁,把没用的东西去掉,提炼出有用的;这“平”,就是平整、平和,让它恢复到一个清爽、有序的状态。“冶平”在我这儿,就成了把这块粗糙、混乱的地方,通过一番“冶炼”般的整治,让它变得“平顺”起来的过程。
动手“冶”:清理与规划
第一步,当然是大扫除。 我先是自个儿戴上手套,拿上大垃圾袋,开始清理那些表面的垃圾。干了一上午,发现这活儿一个人真够呛。后来跟小区里几个熟识的老哥们一说,大伙儿还都挺支持。于是择了个周末,我们几个人,有的带铁锹,有的带小推车,就开始了“攻坚战”。
- 清运垃圾: 那真是啥都有,碎砖头、烂木板、废塑料,装了好几车才弄干净。特别是那些藏在草丛深处的,得用耙子一点点搂出来。
- 铲除杂草: 垃圾清完了,就是对付那些疯长的杂草。我们是连根拔,拔不动就用铲子铲。这一弄,露出了光秃秃但相对干净的地面。
清理完之后,看着清爽了不少,但地还是坑坑洼洼的。这时候,“冶”的功夫就得更细致了。
实现“平”:修整与美化
第二步,就是土地的初步平整。 我们弄了些沙土,把一些比较大的坑洼给填了填,又把一些突兀的石块给撬走或者深埋了。虽然做不到专业施工那么标准,但至少走在上面不会再磕磕绊绊了。
我就琢磨着怎么能让它更“平”和,更有点生气。
- 铺设小径: 我从别处工地捡了些废弃的红砖和一些大小还算均匀的鹅卵石,沿着大家平时可能走路的习惯,简单铺了两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谈不上多精美,但下雨天走着不至于一脚泥。
- 播撒草籽: 为了防止杂草再次疯长,也为了美观,我们买了些便宜又好活的草籽,撒了上去,又覆盖了一层薄薄的土。
- 点缀生机: 我还从自己家里移栽了几株好养活的月季和一些小菊花,又在角落里种了几棵邻居给的向日葵种子。想着等它们长起来,这地方就更有看头了。
整个过程断断续续差不多搞了小半个月,主要是利用周末和下班后的时间。流了不少汗,手上也磨了几个泡,但心里头是真畅快。
“冶平”之后:一片新天地
那块小空地,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让人皱眉头的“不平”之地了。虽然还没到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程度,但已经干净整洁了许多。小路初具雏形,撒下的草籽也冒出了一些嫩芽,角落里的花苗也活了。
最重要的是,路过的人不再绕着走,偶尔还能看到有老人带着孩子在那儿晒晒太阳,或者邻居们在那儿站着聊几句。那种从混乱到有序,从荒芜到初具生机的变化,让我觉得这回“冶平”的实践,特别有意义。
这算是我个人的一次小小实践记录,把一个不怎么起眼的小角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它变得顺眼、舒服了一些。生活里很多“不平”的事,只要我们愿意动手去“冶”一下,总能找到让它“平”顺起来的法子。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各位一点小小的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