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儿熬到凌晨三点改完建筑模型,突然想起周五要交物理作业。这计算题量看得我头皮发麻,寻思整个能立体显示公式的计算器该多省事。说干就干,抄起尺子就怼着计算器描轮廓——结果画得跟被车压过的纸盒似的。
从瞎折腾到开窍
翻出吃灰三年的SolidWorks安装包,装完发现教程视频早过期了。按钮位置全靠手拖,输个立方体公式还报错,气得我猛拍空格键。隔壁室友探脑袋喊:"你拆键盘?"
硬着头皮重头搞:
- 底板先怼矩形,拉厚度时手抖多按个0,直接变棺材板
- 按钮用圆柱体挖洞,二十多个孔挖得像蜂窝煤
- 屏幕区最要命,斜面切割时把侧壁捅穿了,裂缝跟东非大裂谷似的
参数把我逼成会计
设置公式联动那会儿,参数表长得像Excel表格。UV坐标调得眼冒金星,突然发现把长宽变量搞反了——难怪按1+1显示个根号三!改完参数那刻,屏幕弹出正确答案的时候,我抱着笔记本电脑原地蹦跶,泡面汤洒一键盘。
血泪换来的三条真理
- 别信"智能吸附" 对齐功能发起疯来,能把按钮拽到背面去
- 随时Ctrl+S 软件崩了七回,有次忘保存重做两小时
- 显示器必须够大 15寸笔记本上看布线,差点把脸贴屏幕上
成品就是个灰不溜秋的铁盒子,但导出那刻手都在抖。今早带着模型见教授,老头眯眼瞅了半晌:"你这计算器...能算楼梯转角荷载不?" 得,又给自己挖新坑了。
建模时流的汗,都是当初选建筑系时脑子进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