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哄完孩子睡觉,赶紧打开电脑翻出上回欧冠录像。泡了杯浓茶,准备好好理理拜仁和皇马这场战术门道。
第一步:翻历史比赛
我先调出近五年两队交手的七场录像。电脑桌面乱得跟打仗似的,文件夹名字都是"2020皇马反击""2022拜仁高位"。点开最经典的2020那场,直接拉到30分钟——穆勒刚进完球,皇马后防线乱得跟没头苍蝇似的。
第二步:画战术板
掏出抽屉里皱巴巴的A4纸,蓝笔画皇马菱形中场,红笔涂拜仁两翼齐飞。油性笔还漏墨,蹭得满手红蓝印子。重点圈了三个位置:克罗斯的转移路线、维尼修斯的冲刺空间、基米希的传球角度。
- 皇马后场出球时总爱往左倾斜
- 拜仁右边卫戴维斯习惯性前压
- 穆夏拉回撤比上赛季深了十五米
第三步:模拟推演
拿儿子乐高小人当棋子推演。黄人代表皇马中场,结果发现楚阿梅尼这堵墙要是被绕开,卡瓦哈尔就得单独面对戴维斯冲刺。用咖啡杯当诺伊尔,手机当凯恩,推着推着发现:拜仁角球时至少三个大高个挤在点球点,皇马防空八成要出幺蛾子。
第四步:实战对照
今早重看今年四分之一决赛,突然拍大腿!皇马踢曼城第二回合,巴尔韦德回撤当临时右后卫那招太绝。赶紧在战术板补了个箭头:"贝林厄姆可能当诱饵拉扯",旁边还画了个潦草的灯泡符号。
发现个大乐子
翻统计网站时差点把茶喷键盘上——近五年欧冠对决里,70%进球都发生在75分钟后!两队替补席坐着罗德里戈、莫廷这些大心脏,十五分钟怕是要上演跑道冲刺大赛。写完分析稿都凌晨两点了,猫蹲在战术板上踩出好几个黑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