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来聊聊我琢磨“药家鑫”这事儿的整个过程。也不是啥正经研究,就是自己的一些实践记录,瞎琢磨呗。
起初,就是前段时间,偶然看到一些关于现在年轻人压力大、心理问题啥的新闻,然后不知道咋回事,脑子里就蹦出“药家鑫”这三个字。这事儿过去挺多年了,但当时闹得那叫一个凶,印象太深了。
我就寻思,这都过去这么久了,现在回头再看看,能不能咂摸出点不一样的味儿来。纯属好奇,也算是一种回顾,看看当年的事儿对现在有没有点啥说道。
开始动手扒拉
第一步,就是上网搜呗。 我没啥特定目标,就想把当时那些报道、评论、分析啥的再翻出来看看。好家伙,一搜,信息那叫一个铺天盖地。各种新闻、帖子、博客,还有后来的一些所谓深度分析。
我这人有点轴,就想尽量看全点。我就开始一篇一篇地看,从案发经过,到抓捕,再到庭审,判决。还有当时社会上各种声音,骂的、分析原因的、反思教育的,啥都有。
- 当时的新闻报道,很多细节现在看还是挺触目惊心的。
- 网友的评论,那真是五花八门,情绪特别激动。
- 一些专家学者的分析,有的说家庭教育,有的说社会环境,有的说法律意识。
看得我脑子嗡嗡的,信息量太大,而且很多说法挺矛盾的。这感觉就像是,一堆人围着一个东西,从不同角度看,说出来的都不一样。
整理和琢磨
看了几天,感觉有点乱。我就想,得稍微整理下思路。我就拿了个本子,开始简单记几笔。 主要琢磨几个点:
一是这个人为啥会干出这种事? 看了很多关于他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的说法。什么严厉的家教,练琴的压力,性格的压抑。这些东西单看好像都有道理,但凑一块儿,还是觉得没法完全解释那种极端的行为。
二是当时社会为啥反应那么大? 除了事情本身的恶劣,好像还有很多别的情绪在里面。对特权的反感?对生命漠视的愤怒?还是对教育失败的焦虑?感觉挺复杂的。
三是这事儿过去这么久,到底留下了 当时喊着要反思教育,反思法律,反思人性。现在看,这些问题是不是真的有改善?还是说,换了个形式,可能还在发生?这是我最琢磨的一点。
实践中的体会
整个过程下来,挺耗精力的。主要是心理上的。你得不断去看那些让人不舒服的细节,去感受那种负面情绪。 有时候看着看着就觉得挺堵得慌。
我还发现一个事儿,就是很多分析文章,写得头头是道,但总感觉离生活有点远。说白了,理论一套一套的,但具体到一个人,一个家庭,那真是千头万绪,没法简单套公式。
我这实践记录,也没搞出啥惊天动地的就是觉得,这事儿像一面镜子,虽然过去挺久了,但时不时拿出来照照,还是能看到些东西。看到人性的复杂,看到教育的不易,看到社会有时候挺吵闹也挺健忘。
对我自己来说,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提醒自己看事情别太快下多想想背后的原因。 还有就是,对生命多点敬畏。就这么点体会,跟大家分享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