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来聊聊我捣鼓这个“9900la”的经历。这事儿得从上个月说起,我琢磨着给家里那个老旧的影音系统升个级,主要是想让它能无线连接播放手机里的音乐,顺带看看能不能提升点音质。
最初的寻觅
我寻思着直接买个成品的蓝牙音频接收器不就完事了?可市面上那些便宜的,音质不咋地,贵的,我又觉得没太大必要,毕竟老设备了,投入太多不划算。我就想着,干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嘛于是就开始在网上淘换各种模块和芯片。
看了不少方案,有些太复杂,又是编程又是焊接一大堆,我这手艺怕是搞不定。有些,看着简单,但评价说信号不稳定,音质也差。就在我快要放弃,准备下单买个成品的时候,无意间看到有哥们儿提到这个“9900la”。具体是当时我也一头雾水,型号怪怪的,不像常见的那些蓝牙芯片或者音频解码芯片的命名方式。
深入了解与决定
我就顺着这名字去搜,好家伙,相关信息那叫一个少,零零散散的,大部分还都是些采购信息,什么“LA9900真实现货”之类的,看得我云里雾里。不过从一些片段描述里,我大概了解到这可能是一款集成了某些特定功能的处理模块,可能跟音频或者信号处理沾点边。价格嘛有的地方标得挺吓人,什么九千九的,估计是别的产品蹭热度或者标错了,我找到一些小批量的,价格倒还在可接受范围内,几十块钱的样子。
关键是,有几条不起眼的讨论里提到,这玩意儿虽然资料少,但如果能正确驱动起来,性能还不错,尤其是在某些特定应用场景下。就喜欢琢磨这种有点神秘感的东西,越是资料少,越是想挑战一下。我想着万一真能成,不就省钱了,还能学到点东西。
于是心一横,我就从一个瞧着还算靠谱的渠道下单买了两片这个“9900la”模块,想着一片做实验,一片备用,万一给整坏了。
动手实践的曲折
等了几天,东西到手了。模块小小的,引脚也不算太多。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它的引脚定义和应用电路。这可真是费老劲了!官方几乎没啥资料,只能靠着卖家给的几张模糊不清的截图,还有网上搜罗到的一些只言片语,一点点对应,一点点推测。
最头疼的是供电部分。有的说要3.3V,有的说要5V,还有的说对电源纹波要求特别高。我一开始用手机充电头改的5V电源试,模块指示灯是亮了,但就是没任何输出信号。我还以为是模块坏了,或者是买到了假货。
折腾了两天,毫无进展。我都准备放弃,把这“9900la”扔垃圾桶了。后来静下心来想,是不是外围电路没搭对?我就又仔细研究那些零散的资料,发现好像需要几个关键的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还有复位电路也要特别注意一下时序。
于是我重新搭了个实验电路,这回特别小心,用万用表量了又量,确保每个引脚的连接都正确无误。然后,找了个质量好点的线性电源,调到它规格书(后来找到一份残缺的)里建议的一个中间电压值,好像是4.2V左右。
通电!
这回不一样了!虽然还是没声音输出,但通过示波器(借朋友的)能看到模块上有微弱的信号跳变了!这说明模块起码是工作起来了!
柳暗花明与最终实现
有了这个进展,我信心大增。接下来就是琢磨怎么让它输出音频信号。根据一些论坛上的提示,这个“9900la”可能需要一个特定的初始化序列或者控制信号才能进入正常工作模式。我又开始新一轮的尝试,对照着找到的几句类似伪代码的东西,用手头一个简单的单片机给它发送控制指令。
这个过程也是反复失败,反复尝试。有时候指令发过去没反应,有时候模块直接死机。我甚至怀疑是不是指令集都理解错了。但没办法,硬着头皮试呗。调整指令的顺序、延时时间、电平高低。
终于,在一个晚上,当我尝试发送了一组新的指令序列后,连接在输出端的耳机里,突然传来了微弱的“滋滋”声,然后是一段之前通过辅助输入给它的测试音频!那一刻,我差点从椅子上蹦起来!太不容易了!
后面就顺利多了,我优化了一下控制代码,稳定了输出。然后把这个模块小心翼翼地集成到我那个老旧影音系统预留的一个小空间里,接上电源和音频线。最终的效果嘛比我预想的要好一些。音质方面,虽然达不到Hi-Fi级别,但比我之前用过的那些几十块的蓝牙接收器要干净不少,底噪也控制得还可以。关键是,折腾成功的满足感,那是花钱买不来的。
一点小小的总结
这回捣鼓这个“9900la”,给我的体会就是:
- 冷门东西有风险,也有乐趣。资料少确实费劲,但搞定了成就感也大。
- 电源是王道。很多电子模块不工作或者工作不稳定,往往就是电源没弄
- 耐心和细心非常重要。尤其是在信息不全的情况下,只能一点点试错,急躁不得。
现在我那老功放又能焕发青春了,手机里的歌可以直接推过去,方便得很。虽然过程曲折,但结果还是挺满意的。这“9900la”也算是没白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