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伊斯梅尔-史密斯,我一开始没太当回事儿。就是那种,你知道,NBA球员名单里老能瞅见他,隔三差五换个队,跟那个NBA的“流动红旗”似的。
后来我就寻思,这家伙凭啥?一个2010年的落选秀,身体天赋在NBA那堆怪物里头也排不上号,也不是啥得分如砍瓜切菜的主儿,怎么就能一直在联盟里头有口饭吃,而且还吃得挺久?我就开始特意留意他,有他比赛的时候,哪怕不是主队,也会稍带着瞅两眼,想琢磨琢磨他的生存之道。
我的观察记录
第一步:翻履历,吓一跳
我这人有时候就爱较真,专门去查了查他的资料。好家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这家伙前前后后效力过的球队,简直能组个小型联赛了。火箭、灰熊、勇士、魔术、雄鹿、太阳、雷霆、76人、活塞、奇才、黄蜂、掘金……我掰着手指头数都快数不过来了,真是NBA历史上效力球队最多的球员,名不虚传。
第二步:看比赛,找特点
看他打球,速度是真快,个子不高但贼灵活,突破分球是他的拿手好戏。他不是那种能一场给你轰下三四十分的球员,但他上场就能起作用,能把球队的进攻梳理一下,或者用速度冲击一下对方的防线。特别是在一些缺兵少将的队伍里,他往往能抓住机会。记得他在76人那段日子,球队那会儿确实不咋地,但他打首发控卫,数据还挺亮眼,可以说是当时球队里一个靠谱的发动机了,说他是那段时期的核心球员之一也不为过。
第三步:琢磨他的“生存哲学”
我就琢磨,为啥这么多球队都愿意给他一份合同?哪怕只是短期的。我觉得有几点:
- 任劳任怨,随叫随到: 估计就是好用不贵,球队哪里缺个替补控卫了,或者有人受伤了,打个电话给他,他立马就能提包入队,插上就能用。
- 经验老道,更衣室润滑剂: 这么多年辗转这么多队,啥场面没见过?经验肯定是足足的,而且能在这么多不同的环境里待下去,情商估计也不低,不会是啥刺头。
- 总有那么点“油”: 别看他不显山不露水,但能在NBA混迹十几年,肯定有两把刷子。他的速度、他的组织,总能在某些时候派上用场。
意想不到的“结局”
就这么着,一年又一年,伊斯梅尔-史密斯就像个篮球世界的旅行者,在各个城市间穿梭。我都已经习惯了每年夏天在自由球员市场或者交易新闻里看到他的名字。结果,最让我没想到的事儿发生了!2023年,这家伙跟着掘金队,居然拿到了NBA总冠军!
当时看到新闻,我真是挺感慨的。一个落选秀,一个职业生涯堪称“流浪”的球员,在自己生涯的第13个年头,终于戴上了总冠军戒指。他赛后采访说:“13年,漫长的旅程,很有趣,很棒。”听着就让人觉得,这所有的奔波和坚持,都值了。
我的实践感悟
从伊斯梅尔-史密斯这哥们身上,我算是看明白了点东西。他爹妈最早是做家政清洁的,后来靠自己努力开了公司,估计他骨子里就带着那种踏实肯干的劲儿。他可能不是最有天赋的那个,但他绝对是够努力、够坚持、够职业的那个。他就像我们身边很多普普通通的打工人,没有显赫的背景,没有惊人的才华,但就凭着一股子韧劲儿,在一个行业里摸爬滚打,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最近听说他又回黄蜂了,35岁了还能找到工作,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体现。有时候“平凡”也能创造奇迹,关键看你能不能像伊斯梅尔-史密斯这样,一直跑下去,抓住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机会。这大概就是我从他身上“实践”并记录下的一点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