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想跟大家唠唠王哲林当年被NBA选中的那点事儿。这事儿过去也好几年了,但每次想起来,还是挺有意思的,也算是我关注篮球这么多年里,一个挺深刻的记忆点。
我的关注与期待
平时就爱看看球,国内的CBA、国外的NBA,都多少会关注一些。那会儿是2016年嘛我记得特别清楚,那段时间国内篮球圈对于有球员能去NBA这事儿,讨论热度还是挺高的。特别是当时年轻一代的球员里,周琦和王哲林算是比较突出的两位内线了。
那阵子,我基本上就是天天刷新闻,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动向。选秀大会那天,虽然因为时差关系是咱们这边的白天,但我也是时不时就瞅一眼手机,看看有没有最新的消息出来。
选秀日的惊喜
2016年6月24日,这一天我相信很多中国球迷都记得。我当时正上班摸鱼,突然手机APP就弹了个推送,说周琦先在第二轮总第43顺位被休斯顿火箭队给选走了,当时大伙儿都挺兴奋的。毕竟火箭队嘛因为姚明的关系,咱们中国球迷都有特殊感情。
然后我就继续等着,心里也琢磨着大王(王哲林的外号)有没有机会。当时感觉周琦被选中的概率要大一些,毕竟他为了选秀也做了不少准备,去美国特训什么的。大王这边,好像动静相对小一点。
结果,没过多久,又一条消息蹦出来!王哲林在第二轮第57顺位被孟菲斯灰熊队选中!我当时看到这条消息,第一反应是“哇!可以!”。一天之内有两个中国球员被NBA球队选中,这在当时绝对算是个大新闻了,也算是咱们中国篮球的一个小高光时刻。
回顾与思考
被选中之后,我就开始翻看各种报道和分析。大王那时候在国内CBA已经是响当当的人物了,而且之前在那个什么耐克世界篮球峰会上,表现也是相当抢眼,拿了19分8篮板,数据很亮眼,风头一度盖过了后来的状元维金斯,所以大家对他期望也挺高。灰熊队选中他,估计也是看中了他的即战力和在内线的潜力。
我记得当时还特意去查了查灰熊队那几年的情况,看看大王如果真去了,有没有机会上场。后来大王因为各种原因,最终没有去NBA发展,而是选择继续留在CBA打球。这事儿,当时也引起了不少讨论,有觉得可惜的,也有觉得是理性选择的。
我自己琢磨着,球员自己的意愿、球队的规划、伤病情况、还有和国内母队的合同问题等等,都可能是影响最终决定的因素。不像周琦那样,感觉大王这边好像没那么多提前的造势,所以当他被选中时,惊喜感更强一些。
虽然王哲林没能真正登陆NBA赛场,但被选中本身就是一种认可。这至少说明,他的天赋和实力在某个阶段是得到过NBA球队关注的。我还记得,后来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他帮助中国男篮红队拿了冠军,那也是个挺提气的成绩。
整个过程,从最初的关注,到选秀日的惊喜,再到后来的发展,都让我对这事儿印象挺深。现在回过头来看,2016年那次选秀,确实是最近这些年中国球员在NBA选秀中最有存在感的一次了。之后虽然也有咱们的年轻球员去尝试,但都没能再次被选中,也挺让人感慨的。
这就是我当时关注王哲林被NBA选中的一些实践经历和想法,纯粹是个人记忆和分享,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