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住宿怎么选?避坑技巧一看就懂!

tmyb

出发前想得太美

上个月脑子一热报了个高原徒步团,心想不就睡个觉嘛随便找个便宜民宿凑合得了。结果落地就傻眼——宣传页上写的"温馨藏式民居",现实是窗户漏风,被子潮得能拧出水。半夜头痛得像被驴踢,喘气都费劲,哆哆嗦嗦熬到天亮直接高反送医务室,钱没省成反赔了医药费。

踩坑后学乖了

高地住宿怎么选?避坑技巧一看就懂!

回来越想越憋屈,这回提前做足功课再上高原。直接拿小本本划重点:

  • 不看卖家秀看海拔:先查清楚住宿点的具体海拔!上次住的3800米,这回咬牙订了3600米带氧气的酒店,就这两百米差,头疼立马减半
  • 掀开被子摸暖气:打电话问前台直接录音"电热毯是不是双控的?空调制热开一晚加多少钱?"藏区老板说"不冷"千万别信,得自己抠细节
  • 厕所比客厅重要:特意要求拍洗手间视频,看热水器是不是储水式。上次凌晨洗澡水压忽大忽小,差点冻感冒

高地住宿怎么选?避坑技巧一看就懂!

钱要花在刀尖上

到了现场直奔主题:先摸床垫厚度,捏一把枕头回弹,掀开床单看有没有备用毛毯。最绝的是带了个温度计贴窗户缝——数值跳得比股票还快的地方,加钱也要换房!多花两百块升级商务房,地暖+弥散供氧开着,晚上终于睡了个整觉。

血泪在高原别心疼房费差价,你省下的钱迟早变成氧气瓶租金!贪便宜睡不第二天玩得浑身发飘,拍照都像在梦游。这回多花500块住踏实了,徒步时腿脚有劲,照片都多拍了两百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