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现在下东西是真方便,点一下唰唰的,有时候还没反应过来,东西就已经到硬盘里。这让我想起好多年前,那会儿上网还得“猫”叫半天,网速慢得像蜗牛爬,下个稍微大点的文件,比如一首歌,或者一个什么软件的试用版,那真是得供着,生怕断线。
那时候,就流行一个叫“网络蚂蚁”的玩意儿。我记得当时第一次听说这东西,还是在学校机房,一个哥们神神秘秘地跟我说,有个软件能让下载速度变快,还能断点续传。我当时就觉得挺神奇,这还能断再连上继续下?简直是救星。
捣鼓网络蚂蚁的经历
我回去自己也赶紧找来装上。界面挺简单的,具体啥样记不太清,反正就是能把一个下载地址扔进去。最牛的是,它不是傻乎乎地就一个连接死命下,而是能同时开好几个连接,就像好多小蚂蚁一起搬东西,所以才叫“网络蚂蚁”,我猜。这在当时简直是黑科技。
主要就靠它几个特点:
- 多点连接: 这就是它快的秘诀,把一个文件分成好几块,然后好几个“线程”一起去服务器上拿,再拼起来。感觉就像以前搬家,一个人搬不动,喊一帮兄弟一起抬,效率自然高。
- 断点续传: 这个功能在当时太重要。你想想,用“猫”拨号上网,那网速不稳,说断就断。有时候下一个几十兆的东西,眼看快下完,啪,断!没这功能就得从头再来,能气死人。有网络蚂蚁,断线,下次拨号连上,它能接着上次的地方继续下,简直是福音。
我记得当时用它下过好多东西,游戏试玩版、MP3、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软件。那时候资源不像现在这么好找,很多都要去特定的网站或者论坛翻半天。找到一个好资源,赶紧复制链接到网络蚂蚁里,然后就看着那几个小方块(代表不同的连接)一点点变绿,心里那个激动。有时候为快点下完,甚至半夜不睡觉,守着电脑,就怕它断线。
听说这软件还是个大学生搞出来的,挺佩服的,那时候就能想到这种技术。后来嘛网络环境越来越宽带普及,下载工具也越来越多,像什么“快车”之类的也出来,功能更强。再后来就是BT、电驴这些P2P的天下,下载方式又变。网络蚂蚁也就慢慢淡出我们视线。
现在想想,那会儿捣鼓网络蚂蚁,虽然网速慢、过程折腾,但每次成功下载完一个想要的东西,那种成就感,现在这种“秒下”的时代反而体会不到。也算是一段挺有意思的上网经历。
